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之星 >
退伍不褪色,在不一样的“战场”展现同样的初心使命
www.szq.leshanpeace.gov.cn 】 【 2022-05-27 16:47:05 】 【 来源:市中区法院


微信图片_20220527164539.jpg


  邹代华,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55年,2011年退休。2013年12月,经过自愿报名、随机抽选,邹代华同志正式被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市中区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任期满后,2020年4月,他再次被任命为市中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在7年多的陪审工作中,他参与陪审案件1190件,涵盖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被省高院评为“2020年度百佳人民陪审员”,2020年起,连续两年被市中区法院评为“优秀人民陪审员”。

  

  他是敬业担当的特殊战斗员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初心。老邹的职业生涯可谓履历丰富,在多个“战场”留下了自己的印记。1972年,刚满17岁的他便响应中央号召,成为“上山下乡”知青大军中的一员。1976年,怀揣着“大丈夫以身报国,好男儿志在军营”的信念,他毅然决然选择参军入伍,实现儿时参军梦、报国志,在凉山州甘洛县团驻地一干便是十余年。1979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膺三等功。1994年,他转业到乐山市人社系统,成为一名公职人员,直至退休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

  

  他是严格履职的人民陪审员

  

  提起老邹,与他有过工作往来的法官们都是给予高度好评。换岗不换精神气,即便是退休了,每每见到他,总是先被他一股不输年轻人的精神气吸引住。

  

  “我本身法律知识就比较欠缺,现在年龄大了,必须要加倍上心才能跟得上。”老邹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一名“不穿法袍的法官”,他始终注重自身言行、坚持随叫随到,将公平公正牢记在心,7年如一日,保持着无一旷工和迟到的记录。在陪审工作中,他也时刻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阅卷都是字斟句酌、逐一研学,通过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为自己积累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变,逐渐由一名“门外汉”变成了合格的人民陪审员。

  

  作为曾在人社系统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老邹对于解决群众问题有着深刻的感触和独特的方法。在他参与陪审的1190件案件中,也有过很多起家事案件。家事纠纷外人看似小事,而对于当事人却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不能简单的一判了之。在组成合议庭时,他更习惯于在庭前庭后去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厘清双方争议焦点,将法律条文中的法言法语转化为“接地气”的百姓话,以邻家大哥的身份不遗余力地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用心感化、真心对待成功调解多起案件,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他是奔走相告的法治宣传员

  

  在身边人眼里,老邹是个“法律明白人”,向他咨询法律问题的人比比皆是,而本就健谈的他也乐在其中,借此机会就把“普法快递”精准投递到咨询人手中。慢慢的,老邹有了长时间的普法经验,他开始研究着“订单式+菜单式”普法,为固定人群提供精准普法,同时,也让身边人按需点单,想学什么就点什么、想听什么就说什么。

  

  经过几年的努力,老邹聚焦《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新法出台,结合防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重点工作,把家庭聚会作为固定普法点、把小区作为流动普法点、把战友聚会作为临时普法点。他也凭借着多年陪审参与的典型案例,加之通俗易懂的拉家常式普法,成为了身边人的“法律导师”,也成为了小区的“普法宣传员”,真正做到了让普法宣传“沉”下去、让群众赞许“涌”上来。

  

  “回顾7年的 陪审员工作,我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丰富了阅历、拓宽了视野、充实了生活,为我的退休生活镌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一名老党员、一名退休人民公仆,我也将继续发扬老兵精神、擦亮鲜红底色、牢记为民初心,用自己贴近群众的优势,提升陪审工作业务水平,做一个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人民陪审员。”老邹在与法官聊天的时候如是说道。


编辑:何盈巧

蜀ICP备13026642号 | 投稿须知 |

乐山市市中区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蜀ICP备13026642号 乐山市市中区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