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系列宣传报道】⑥市中区:打好护企安商兴业“组合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www.szq.leshanpeace.gov.cn 】 【 2024-11-04 11:23:25 】 【 来源:市中区区委政法委

  市中区古称嘉州,是乐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在这里,你既能在三江汇流处、斑驳古城墙旁远眺国内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感受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在青江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间流连忘返,体会现代化都市的繁华似锦和快节奏。在这里,如果你已生活许久,你可以带着家人,约上三、五好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绿心徒步、郊外小聚,于不知不觉中渡过周末闲暇时光;如果你是游客,你可以畅游特色街区、苏稽古镇......置身其中感受乐山人民的热情、淳朴、勤劳、善良,安心享受“烟火嘉州”带来的难得的身心放松之旅。

  

图片1.png


  如今的市中区,园区建设稳步推进,乡村产业蓬勃兴旺,美食街区人气火爆……今年以来,市中区政法系统紧扣区委“重大产业项目质效年”相关部署要求,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政法工作“重点工程”,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法治服务,赋能营商环境,让经营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护航市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制度引领赋能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参与者,市中区政法系统持续优化政法政策供给,先后出台《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覆盖企业审批服务、经营发展、矛盾化解、案件办理、依法退出等内容,切实增强了法治保障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时效性。

  

  随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区政法各单位立足自身职能,不断提升法治服务保障水平。区法院着力打造专业化法庭,该院高新法庭依托高新产业园区建设,专注金融、知识产权、破产及与公司有关的纠纷类案件审理,利用创智谷聚集效应,推动形成为企业提供集金融、知识产权等一体化法治服务的中央法务区。区检察院积极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提前介入经济案件20件次,为企业开设信访“绿色通道”,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正常经营活动。区公安分局建立“警企一家亲”新型警商关系,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全力整治企业周边治安、交通问题,指导企业完善内部安防体系建设,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区司法局健全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对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人员代表开展专题培训,联合区综合执法局围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图片2.jpg


  坚持优化理念提质

  

  “麻烦你们了,这样我们合作社就能继续生产经营了……”某竹编合作社负责人对区检察院干警连声表示感谢。在办理该合作社违法占地行政处罚非诉执行监督案中,区检察院主动倾听企业意见和诉求,召集相关部门共同会商达成一致意见,促进问题最终解决,既执行了行政处罚决定,又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权和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案结事了政和。该案的成功化解是市中区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工作理念的生动实践。

  

图片3.jpg


  在办理各类案件中,市中区政法系统能动履职,积极开展上门走访,依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企业良性发展的风险隐患,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区法院创建“烟火知嘉”司法品牌,加强对地理标志、传统文化、非遗美食、驰名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为乐山美食提供全链条司法服务,让传统美食焕发新质生产力。区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综合运用检察听证、领导包案、带案下访、帮扶救助等手段,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区公安分局规范建立台账,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开展回访,通过定期走访、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企业反映的热点问题,注重发现和掌握企业存在的管理漏洞,发出防范建议书8份,及时避免企业投资损失80余万元。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并拓展延伸争议化解手段,鼓励行政机关开展行政自纠。此外,该区还深入推进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帮扶工作,开展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专项检察,实现社区矫正与企业生产经营“两不误”。

  

图片4.png


  坚持精准服务增效

  

  6月3日,市中区法院联合高新区产业经济发展局、社会管理局、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营商环境服务管理局等单位,开展“‘典’入园区法护营商”主题讲座,为高新产业园区数十家重点企业解答涉法难题,提出风险防范建议,提供多方面、全链条的普法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企业自我保护能力。企业代表表示,“非常感谢举办单位立足企业司法需求,在新公司法即将实施之际为企业经营管理‘查漏补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祥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也将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政法公共服务是营商环境的“硬指标”、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全区政法系统延伸法治服务触角,打造专业化“企业服务队”。区法院高新法庭利用科技化、智能化云上法庭优势,针对科技、教育、医疗、美食四大产业领域,推进形成“一园区一法庭、一产业一法官”的工作格局,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法治讲座、上门普法、送法进企、送法入园,进一步增强了民企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此外,该庭立足当“夏”,针对其受理的金融、知产、与公司有关的纠纷等各大类民商事案件,出刊《高新·季语》夏季篇,以案普法,打造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宣传教育模式。区检察院落实“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多次深入企业实地走访调研,问企所需,为企送法。区公安分局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主动贴近推行预约式、一站式服务,严格落实窗口单位“首接责任制”,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审批服务,走访调研各类企业10余家,帮助解答企业法律诉求30余项。区司法局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列入“一月一主题”宣传活动,联合16个区级有关部门在新广场开展联动普法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50余人次。

  

图片5.png


  “企业有所需,政法有所为。”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中区政法系统将始终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大局,深入开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用心做好“护航员”,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法治“防护网”,为推进现代化市中区建设贡献政法力量。


编辑:张宇辰
乐山市市中区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