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潮涌处,春风漫嘉州。3月14日,在张公桥街暖香蒸腾的市井烟火间,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高新人民法庭派出的“法治护航队”深入张公桥商户集群,开展“商标守护+消费维权”专项普法,将法治春雨播撒在巴蜀老城的市井肌理中。
作为乐山首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张公桥历经数十载岁月沉淀,孕育出300余家特色商户,日均客流量逾万人次。随着“网红经济”的兴起,商标抢注、仿冒侵权等问题逐渐显现。“既要守护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也要培育新兴品牌的‘法治基因’”。法官助理们手持高新人民法庭“烟火知嘉”系列原创普法刊物,脚步停驻在“古真记钵钵鸡”店前。
“嬢嬢,最近有没有发现仿冒店用类似商标?”、“冷链食材的进货单都保留着吗?”在飘着椒麻香气的后厨,干警们以“竹叶青商标纠纷案”为切入点,讲解《商标法》核心条款。当得知该店已经获得“市级非遗技艺传承人”认证,干警们立即送上“知识产权保护套餐”,建议建立商标、配方、工艺“三位一体”保护体系。店主感慨道:“以前总以为注册完商标就万事大吉,今天才知道还有续展、监测这么多门道。”
转过街角的“苏卫香油米花糖”旗舰店,干警们化身“法治导购员”,为游客们现场演示消费纠纷调解流程。“您看这份消费凭证模本,包含产品批次码、电子支付凭证等要素,遇到问题扫码就能启动维权程序。”法官助理们的讲解引得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摄。来自绵阳的游客们赞叹:“在美食街看到这么专业的法律咨询点,真是吃得安心、买得放心!”
临近用餐高峰期,法庭干警在热闹的路口分发普法手册,附带主动询问:“您是从哪里来旅游的呢?在乐山消费有没有遇到纠纷呢?”“这个甜皮鸭的包装上有地理标志防伪标,扫码还能查看制作工艺传承谱系!”游客们纷纷专注倾听着,笑着聊起旅游趣事,都表示在乐山有很美好的体验,并不时好奇地咨询一些法律问题。一旁获得“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认证的“游记肥肠”店主专注听完法官助理们的普法后,自豪回答:“我们都懂法的!没人侵权我们。”
华灯初上,张公桥的霓虹招牌次第亮起。法治宣传车穿梭在美食长廊,春风裹挟着混杂的扑鼻香气掠过专注的脸庞,干警们整理着厚厚的《商户法律需求清单》——这里面既有“网红直播带货合同范本”的渴求,也有“老字号商标国际注册”的愿景,更承载着市井烟火与法治文明交融共生的时代命题。
这场“沉浸式普法”,共发放《高新·季语》《“烟火知嘉”司法品牌》《知识产权小额诉讼工作指引》等定制资料1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8人次,收集到“餐饮业商业秘密保护”等多项特色司法需求。正如李媛庭长在活动总结时所言:“法治护航不是简单的‘贴膜式保护’,而是要为传统商业生态注入‘法治芯片’。我们将以‘烟火知嘉’品牌建设为样本,打造‘司法诊断+合规辅导+风险预警’全链条服务,让法治成为市井文化最温暖的底色。”
据悉,高新人民法庭将围绕“烟火知嘉”司法品牌建设,持续深化针对商家的“上门问需求”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工作,重点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和非遗美食全链条司法服务,以“法治软实力”滋养“市井烟火气”,为乐山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筑牢法治根基。